亲子沟通总不畅?这几招营造有爱的家庭氛围!
“孩子脾气暴躁、人际关系紧张、对于未来充满迷茫、抗挫折能力差、亲子沟通总是不畅……”在育儿的道路上,您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?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和港湾。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生活气氛息息相关。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,形成孩子的人格发展。
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能否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心理营养,为孩子健全人格培养打好基础?在日常沟通中,父母会不会应用“爱的语言”,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支持?在亲子互动中,父母如何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?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一生。那么,如何营造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呢?听听老师怎么说!
黄延海
东莞市商业学校学生处副主任
如果把孩子比作一颗成长的树,那么家庭就是这棵树成长的根基,父母的教养方式就是这棵树成长的环境。所谓根深叶茂,根基扎得越深,大树才能越枝繁叶茂。树的成长需要阳光、空气、水分和土壤的营养。同样,孩子的生命成长除了必备的物质条件,还需要精神陪伴和心灵营养。近年来,孩子的健康,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,还包含了心理的健康;家庭环境、夫妻关系、教养方式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关键作用。以上这些逐渐成为新时代父母的共识。
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成长的沃土,让孩子成长为阳光自信、积极幸福的人格健全的孩子,是每个父母的心愿。关键要父母“看到”孩子成长的需要,不失时机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。当孩子“被看见”,心理需要得到满足,孩子的价值感得到增强,归属感得到提升,幸福感就自然而来。
1.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,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。
2. 多鼓励和肯定孩子,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。
3. 保护孩子的自尊,满足孩子的自尊需要。
4. 接纳孩子的不足,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。
5. 接纳孩子的委屈,满足孩子的求助需要。
6.多给孩子砺练,满足孩子的独立性需要。
肖健美
东莞高级中学专职心理教师
孩子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父母的有效教养。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方式。不同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,他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。
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强,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,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,喜欢与人交往,对人友好。
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很难达到父母要求,出现自尊上的问题,他们的想法总是不被重视。也有可能出现敌对或者倾略性倾向。更容易养成撒谎来逃避责罚的坏习惯。
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,行为也很少受到限制和规范,在学业上的出现问题的概率较高,他们不接收权威和规则的规范,所以很多都会出现行为问题。
忽视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由于长期不被关注,最有可能出现自尊不足的问题,容易出现各类行为问题,并且缺少幸福感。
总体来看权威型教养方式会比较利于孩子的发展,但也要因人而异。不管爸妈自己更偏好于哪一种教育方式,在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程度以及情感态度方面都要做好平衡,找到适合自己家孩子的平衡点,不要两极化或频繁的两端摇摆。教养方式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需求适度调整。为孩子营造平等尊重、包容理解的有爱的家庭环境。
何冬平
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专职心理教师
我们的孩子就像种子一样,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阳光、土壤和空气,而孩子不仅需要身体营养,也需要心理营养的补给。而且,心理营养和身体营养一样,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,最渴求的心理营养是不一样的,所以父母们需要在孩子的不同阶段,重点给予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。
孩子成长所需的心理营养主要有五个方面:
一是无条件地接纳。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,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。
二是确认在父母心中的重要位置。不管父母多忙碌,孩子都希望成为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
三是安全感。帮助孩子相信自己,使孩子知道,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、问题时是安全的,可以从困难、问题中走过去。
四是受到肯定和认同。当孩子受到父母的及时肯定和认同时,孩子会更愿意去接受挑战和探索。
五是父母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。对于孩子来说,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,父母的应对方式和态度,就是将来孩子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。
每个成长阶段的孩子都希望从爸爸妈妈那里充分获得心理营养,能及时给予当然最好,如果没有从一开始就给孩子,也不存在晚或不晚的问题,只要父母意识到、发现了,任何时候开始都可以。拥有充足的心理营养,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和保障。
相关阅读
让“超长假期”与“返校复学”无缝对接,家长准备好了吗?
倾听心声,快乐复学!和孩子一起来看这个治愈微视频
回归校园,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心理“复位”?心理老师来支招
来源 | 东莞慧教育
广东教育系统疫情防控
(上下滑动查看)
欢迎各地各校与我们分享好政策、好经验、好成绩,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新鲜事,传递正能量,我们在投稿邮箱gdjywx@gdedu.gov.cn 约定您!
“广东教育”
广东省教育厅
政务新媒体
长按二维码关注
权威发布
沟通桥梁
服务平台